“民以食为天”。一个人在其生命的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食物和营养。营养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的过程。营养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护健康、获得长寿的物质基础。食物中的有效成份、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称之为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六大类。合理营养是指食物要多样化、营养要平衡、饮食要讲科学三个方面。
一是食物要多样化。世界上没有一种食物其营养是齐全的、十全十美的,因此,人们每天饮食的食谱要广,要“泛食”。日本营养学家提倡每人每天吃过的食物品种要达到30种,才能保证营养、增进健康。相反,如果偏食、挑食、摄入食物的品种就会大大减少,时间一长,将出现各种营养不足症或缺乏症,例如缺铁性贫血、碘缺乏症、干眼症(维生素A缺乏)、骨质疏松症(缺钙)等。要做到食物多样化就必须及早纠正偏食及挑食。
二是营养要平衡。均衡膳食是营养充足的根本保证。WHO增向各国推荐膳食结构金字塔模式,即每日膳食必须有粮、豆类400—500克,粮豆之比为10:1;蔬菜、水果300—400克,蔬果之比为8:1;肉、鱼、蛋100—200克,奶及奶制品200—300克,以上3项构成塔身;再加一类量少,适可而止的油、盐、糖等构成塔尖。营养专家还提出“稳定粮食,保证蔬菜,增加奶类,调整肉类(提倡多吃鱼类)”的16字方针。这样既可以纠正营养中的误区:高脂肪、高盐、低钙、低铁、低维生素,又可以避免西方“三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质、高糖、低维生素)膳食结构易诱发的“五病综合征”,即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和冠心病,这些“富裕性疾病”都是人们没有管好自己的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都是吃出来的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三是饮食要讲科学。饮食要定时,能使消化腺的活动形成条件反射;一日三餐热量摄入比例要合适,以3:4:3为宜,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有八分饱即可;食物要新鲜,尽量吃新鲜的食品,少吃腌制,熏制的食品(每月控制在3次以内),不吃霉变食物;烹调方法要得当,淘米不要浸泡太久或用力搓洗,压力锅煮饭维生素B1保留率达56%一64%;煮面条、水饺时,不宜弃汤,喝些汤还能“原汤化原食”;煮粥不可放碱以防维生素破坏;蔬菜要先洗后切,切后不宜久放;炒菜要热锅滚油旺火快炒,碘盐和食油尽量少放些,味精和碘盐一般在莱肴起锅时放入;采用隔水蒸煮,营养破坏最少;少吃油炸食品,不吃经明火熏烤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