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廊首页 - 文化长廊
陕西十大怪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4-10-15  浏览次数: 3194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乐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陕西民间流传有“陕西十大怪”之说:


  一、面条像裤带
  由于关中百姓多以小麦为主产粮,正宗的关中人就有喜好吃面条的习惯,所做的biangbiang面与城里人所吃的面条有一定的区别,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两三寸,长度约在1米左右,厚度厚时约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制做方式多以手工为主,有扯(拉)面和擀面之分,面条光滑、精细,口感盛好。
  

  二、锅盔像锅盖
  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将士、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实际上,关中百姓制做的锅盔主要是形状较大,外形像锅盖。制做方式是将搓好的面擀成圆形的面饼,放在铁锅中用小火烙熟,吃起来味道清香,口感香甜。关中锅盔的种类各异,以乾州(现咸阳乾县)锅盔盛名。
  

  三、辣子是道菜
  在陕西“油泼辣子”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就连西安城里家家户户门前也是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
  

  四、泡馍大碗卖
  “牛羊肉泡馍大碗卖”可称上是“陕西第一碗”、“西安第一碗”。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馍似乎是白来一趟。关中人吃饭讲究实惠,所以泡馍馆选用一种耀州(耀县)产的大碗来装盛泡馍。

  五、碗盆难分开
  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边拉着话,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

  六、帕帕头上戴
  原来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雨防晒,还可以擦汗擦手和用来包东西。

  七、房子半边盖
  无论是在西安城还是陕西农村,都到处可见“一边盖”的房子。据说因为陕西干旱少雨,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珍贵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八、姑娘不对外
  据说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所以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因而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他乡。

  九、有橙子不坐蹲起来
  由于关中的男子们一日三餐都要蹲在一起开“老碗会”,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既就是身边有橙子也不坐。加之人们冬天喜欢蹲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晒暖暖”或者“丢方”、下棋,于是,关中人就养成了“蹲”的习惯。

  十、唱戏吼起来
  唱戏,指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邮箱:ghbgs@chd.edu.cn

电话:029-82334051

地址:陕西-西安-南二环中段-

CopyRight © 2021By.长安大学工会

技术支持:数码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