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风采首页 - 教工风采
桥梁专家、博士生导师--刘健新教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5-11-01  浏览次数: 3460

2005年11月1日

  刘健新,男,山西清徐人,1942年9月18日生,汉族。1965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1978年调入我校工作至今,其中1986年-1989年、1995年-1996年先后两次作为国家派遣高级访问学者赴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土木学科桥梁研究室、琦玉大学工学部建设学科桥梁研究室在伊藤学先生(现任国际结构与桥梁协会主席)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研究。现任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桥梁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土木学会桥梁与结构分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委员及风工程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刘健新教授常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工作,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长大桥及景观》、《桥梁结构可靠度》、《桥梁风振及控制》等多门课程,其中《长大桥及景观》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曾荣获陕西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培养已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二十余人。先后出版专著2部、参编著作2部、译著2部,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主编的《大跨度吊桥》一书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刘健新教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大跨度桥梁、桥梁结构抗震、抗风与振动控制及桥梁景观和美学设计。先后主持了《高耸结构的振动控制》、《公路桥梁减震装置及设计方法》、《斜拉桥拉索的制振措施与装置》、《公路桥梁抗震、减震连梁装置》等省部级和横向联合多项课题的研究,并参加了交通部《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的编写工作。其中《斜拉桥拉索的制振措施与装置》课题荣获陕西高等学校及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公路桥梁减震装置及设计方法》课题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研究成果已被纳入正在编制的新《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之中,将会涉及到数以万座新桥建设和旧桥加固工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应;研究开发的“斜拉桥拉索减振阻尼器”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在武汉军山长江大桥、武汉招宝山长江大桥、宁波白沙洲大桥等工程中得到实施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正在进一步推广应用。

  刘健新教授多年来还致力于中日桥梁界的友好交流工作,先后十余次邀请日本专家学者来我校及有关单位进行讲座交流;十余次率团赴日参观学习和交流,积极引进日本桥梁工程的先进技术,努力建立中日桥梁技术界方面的合作关系,为我国长大桥建设的发展尽力尽智。

  近年来,刘健新教授还主持建设了我校风洞实验室建设工作,该风洞实验室为国内独具特色的回、直流两用功能的中型风洞,投资1000万元,建设面积1600平方米。风洞实验室建成后,将有力的推动我校有关大跨度桥梁和高层建筑的抗风研究。

邮箱:ghbgs@chd.edu.cn

电话:029-82334051

地址:陕西-西安-南二环中段-

CopyRight © 2021By.长安大学工会

技术支持:数码人科技